财新领袖网

Hi, 请登录

新会农业机械厂招商记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江门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转身准备离开时,台山市副市长黄旭晖也跟着侧身,想留住这位农业机械领域的研究“带头人”多说几句。

新会农业机械厂招商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会农业机械厂招商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会农业机械厂招商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这个推介会,我特别想有一个请求,1956年的时候,周总理来江门待了8天,当时专门去了(江门)新会农业机械厂,这个厂生产过广东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受到全国瞩目,周总理给我们提词,我们都很看重。”黄旭晖说。然后,他又转身,再次面对现场企业代表。

黄旭晖称,目前新会农业机械厂已经不具备生产经营的能力,准备关闭,他们一直在寻找,希望透过国资合作的方式,与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一起,把“新会农业机械厂”这块招牌保留下来。

“这个厂现在没有包袱,是一个有资源的优质资产,如果能找到合作伙伴,我们江门、台山两级国资有决心,一起投,一定全力支持把这个品牌做好。”黄旭晖说。

这是9月24日,在广东举行的一场广东智慧农业产业园投资推介会。黄旭晖表示,这也是广东唯一一个智慧农机装备产业园。

背后: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广东的农业机械发展相对滞后。”在上述推介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如此评价。他同时认为,广东智慧农机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对于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丘陵山区是我国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地,主要分布在19个省区市的1400余个县市区,其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涉及农业人口近3亿人。

不过,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3.1%相比,丘陵山区省份目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足50%,西南丘陵山区不足30%,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也不高,与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的迫切需要尚有不小差距。

对于广东智慧农机产业园发展面对的现状,江门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尚庭裕也指出,江门以前在农业机械产业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广东省是相似的。

“我们跟江苏、山东这些农机比较发达的市场相比,产业规模有明显的差距,我们也缺乏一些龙头的企业,小微型的企业多一点。”尚庭裕称,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导致大部分企业在设计制造这个环节没有足够的投资,产品同质化比较高,导致产业结构也不合理。

“我们希望在农业机械方面,比如水田机械、养殖机械、高端零部件等,以及相关的一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信息化、人工智能产业引进,未来可以做一个全面升级。”尚庭裕表示,根据广东智慧农机产业园公布的发展目标,该园区致力建设国内先进,辐射RCEP区域的一流现代泛农机智能产业制造产业园区。

政府:给地、给钱、给服务

尚庭裕称,虽然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方面没有像北京那样的大型企业,但是广州、深圳具备产业基础,而且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也有丰富的资源。

他同时表示,为了推动广东智慧农机产业园的建设和未来运营,政府将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包括拿地补贴、租金优惠等,江门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板块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且与深圳人才集团合作提供人才项目的支持。

此外,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广东智慧农机产业园了解到,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台山农商行将共同为园区提供总额不少于20亿元的意向性金融支持,围绕园区内科创企业经营发展等重点领域。

9月24日,从会场前往产业园的路上,台山市招商局局长谭绮虹站在旅游巴士前排位置,以“导游”方式,从人文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城市故事等方面向参观企业介绍台山与智慧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并现场接受问答。

“智慧农机产业园的位置在距离台山高铁站400米的位置,是很多入驻企业都觉得便利的位置,这个高铁站到广州南站大约1小时。”谭绮虹说。她称,台山是农业大市,并且工业基础扎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虽不是珠三角核心圈层,但1.5小时可通达广州、深圳、珠海和港澳等核心城市,工业地价是珠三角其他地区的1/2-2/3,电价低约12%-15%。

谭绮虹也调侃,台山属于“侨乡”,台山常住人口约90万人,而海内外有登记的台山华人、华侨有183万人,相当于海外有“2个台山”,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而言也是很好的人脉资源。

一名参观企业代表则现场回应,此行对台山的营商环境很满意,并询问当地房价、公务员工资等细节问题。谭绮虹均一一作答。

根据台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信息,9月24日当天,共有21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广东(江门)智慧农机产业园,总投资额超68亿元,涵盖农机装备制造、海洋牧场、运营服务等五大类,贯穿农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产业全链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张锐经济观察报记者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 订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朋友网 人人网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