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国能建连续22年“赴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能建展厅以“绿能链世界 数智创未来”为主题,通过图文、沙盘、视频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展示了大型水电、清洁煤电、压缩空气储能、绿色氢氨醇等国际领先技术,以及能源大数据平台、交能融合智慧管理平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中国能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能建正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点”,暨“30·60”系统解决方案为中心,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为两个支撑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在储能领域,中国能建全力担当新型储能工程业务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高地,其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顺利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布局。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湖北应城“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世界纪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氢能领域,中国能建系统构建了覆盖“绿氢绿氨绿醇绿油”的一体化产业生态,全面打通氢能制、储、运、加、用、研全产业链,形成一体化氢能解决方案。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吉林松原项目突破了绿电直供多稳态柔性合成氨等3项世界领先技术,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年内即将投运。另外,中国能建完成20余项省市级氢能产业规划,具备电解水制氢系统成套设备供货能力。
中国能建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持续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据介绍,中国能建在东盟各国设立了77个机构,在建项目合同额约900亿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中国能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能建深度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第三代核电等一系列世纪工程建设,完成了我国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和行业标准制定,完成90%以上的国内特、超高压输变电、火电与核电常规岛设计,以及70%以上的火电、50%以上的大型水电建设、30%以上的新能源工程设计建设任务,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在水利水电、火力发电、核电常规岛、新型储能、绿色氢氨醇、光热发电、特高压设计建设等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技术,荣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
新华全媒头条丨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 新华视点丨让预制菜晒在阳光下,这四个问题要厘清
- 新华全媒+丨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凝聚力量
- 新华每日电讯丨寻访三晋大地上的抗战故事
- 经济参考报丨汽车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
- 记者手记丨猎鹰:现代化洪流中的卡塔尔身份印记
- 生活观察丨复原乳被请出灭菌乳新国标,牛奶该咋选?
-
“星青年”解锁新身份
-
山河印记丨中国版“敦刻尔克”